墨菲定律提到:“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因此危机是必然存在且终将会发生的。而保持“危机意识”是未雨绸缪,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工作、生活中的危机。无论是危机前、危机中还是危机后的“危机管理”,人都是其中的核心,而人的行为往往受情绪的左右。因此,本文想就“危机意识”延伸开来,探讨一下笔者在情绪管理学习中的一些见解和领悟,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理解和指正。
一、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无论是曹操“暴怒斩华佗”还是成吉思汗 “盛怒杀爱鹰”,大家都不难看出:人的情绪往往容易被莫名的小事激怒而失控,失控的情绪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而对失去理智的人而言冲动在所难免。冲动的后果往往是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无论事后多么真诚地道歉、多么努力的补救,都无法弥补已造成的伤害,这些伤痕会如影随形,犹如破碎之镜,即使勉强接合也难平裂痕。
人际关系的好坏常取决于情绪的表达是否恰当,而情绪失控造成的伤害会对大家的人际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失控者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宣泄在他人的身上时,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会支离破碎,倘若其常在他人面前任由情绪决堤,乱发脾气、毫不控制,久而久之他人就会视其为难处之人,甚至不再与其往来。《道德经》有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亦如武侠小说中武学至高境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强者是思维控制其情绪,弱者是情绪控制其思维。情绪管理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事情的成败、关乎事业的高度、关乎幸福的程度,所以大家一定要妥善地处理好情绪,通过做好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二、认识情绪、情绪分类、情绪的影响和情绪管理
学术界至今对情绪依然没形成一致的定义,综合各家定义简单来说即:一个人对不同情况、境遇和情境把其心中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的状态就是所谓的情绪。情绪无时无处不在,人人皆有。中国习惯地沿用《礼记》将情绪分为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而近代西方学术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即喜、怒、哀、惧。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无论如何分类都只是一种状态,但受情绪影响引发的行为有好坏之分,因此大家常依据行为结果将情绪划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无论是积极和消极情绪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古代中医学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同样表明:“情绪不好时人体内MKT细胞的活性就会下降,从而自身免疫系统受影响进而无法抵御病毒形成疾病。”上述说法都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大家也听说过“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还有现代医学上关于一个好心人陪同身体不适的朋友一起去体检的案例:“糊涂医生错发癌症诊断书,结果癌症患者戒掉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从而战胜病魔病痛痊愈;而健康的好心人因为误以为自身患病后自暴自弃,受抑郁、悲伤、厌世等消极情绪影响不久即与世长辞。”积极的情绪会使大家身心愉悦健康长寿,以饱满的热情和心态来应对生活,带给自身和身边的人美好的生活。
许多人认为情绪对个人和社会无关紧要,情绪活动只是内外部条件所引起的感情变化,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暂时性的精神状态,可任其发展无需理会。但人是感情动物,其思维和处事均受着感情的牵引。如果不能在工作生活中及时发现消极情绪,并对其进行疏导、调节与控制,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损害或不可挽回的恶果。诚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周瑜因诸葛亮被活活气死、马加爵因忍受不了他人讥讽残忍杀害四名同窗好友……所以当人在遇到悲喜灾祸等突发境况时,如果能及时进行调节、控制和疏导自身的情绪,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而这些调节活动就是情绪管理。
三、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关于情绪,个人认为需从下面三个维度进行管理。
第一个维度:自我的情绪认知。要管理情绪必须得认识情绪,若世人皆能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无需进行情绪管理。但大家皆为凡人,很难做到如此平和洒脱,所以还得客观认识自我的情绪。当因生活中的事情受到刺激,内心产生情绪时,大家必须能迅速发现自我情绪,且按照本文前面所述的情绪类别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类,并按照下面第二个维度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情绪管理。因此大家在自己工作生活中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时刻反馈并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情绪。
第二个维度:正确管理情绪。情绪起落犹如潮涨潮落,大部分人认为情绪的回落一定需要巨大的毅力与意志。其实不然,有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和很简单的几个行为,有时甚至无需采取任何行动即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众多情绪管理常识方面,笔者比较喜欢已故国学大师曾仕强在情绪管理方面提出的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管理方法。
首先,大家谈谈治标的方法:即注意力转移、适度宣泄、自我安慰和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转移到其它事物或去从事其他活动的方法,诸如通过散步、下棋、读书、看报等活动寻找新的快乐。适度宣泄:采取不影响和伤害他人与自我的方式宣泄情绪,如跑步、打球、大喊等宣泄方式。自我安慰:在这点上建议大家向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学习,充分发挥阿Q精神安慰自己,追求精神胜利,这种方法在遭遇巨大的挫折和心理伤害时可避免心理崩溃。自我暗示:积极暗示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大家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等。
其次,大家再谈谈治本的方法。当大家处于情绪低潮时,许多方法的确可以让心情变好,但正如借酒消愁愁更愁一样,治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困扰着大家的问题和消极情绪还会时不时卷土重来,因此情绪管理需要采取治本的办法。治本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沉着思考适当采取理性情绪疗法。即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是先通过思考去掉非理性的(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是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透顶、不合理的信念,随后再审视全局建立正确的信念。因此,大家应当静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明白所处的状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增加情绪反应的选择性。简而言之就是遇事三思、客观认知、延后处置。把脾气拿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是本事。不能控制情绪的人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耍脾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小孩身上那是天真烂漫,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就显得可悲、可笑。因此,不管处于何种消极情绪中,先暂停、中断目前的情绪,跳出来,让自己先沉着一下,然后再审慎三思,理智地去面对当前的状况。
2、改变思维角度,调整心态。心态决定心情,心态良好的人其情绪也相对稳定。大家的情绪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大家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正如鲁迅评价《红楼梦》:“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尽情展现笑容;你不能试图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未来和改变过去,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换个角度去思考和换个方向去观察事物,你会发现原来无比沉重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原来为这点小事而伤神、伤身是多么的不值得。
第三个维度:标本兼治之道,善用挫折提升自我的情商。大家做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进而获得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生活,但光做到标本兼治还不够,大家还要继续前进,为提升个人情商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情商的定义中涵盖了一个人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但这还不是情商定义的全部,情商还涵盖着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法国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强者,会将其他一切强者视同自己的兄弟,欣赏他、钦佩他、向他学习,同时,真正的强者,会将世上一切弱者视同自己的孩子,同情他、关照他、尽力为他们服务。”复旦女神教师陈果是这样解读的:“真正的贵族、强者身上,是没有嫉妒这种情绪的。嫉妒其实是一种变相赞美,嫉妒其实是一种变相自卑,真正的强者身上是没有嫉妒这种东西的,真正的强者身也没有势利这种情绪的,因为他把一切强者视同兄弟,把一切弱者视同自己的孩子。”
大家在第三个维度上是要塑造锻炼更高的情商,培养良好心态学习情商智慧;在大家遭遇挫折时要勇敢面对并战胜挫折,大家的情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升华大家的人格,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希翼大家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情绪管理,通过挫折锻炼提升自我情商,让每个与大家相处的人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欢畅和愉悦。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帮助他人,努力让大家都能把看不顺的人看顺,把看不起的人看起,把不想做的事做好,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快骂出的话收回,把咽不下气的咽下,把想放纵的心收住。其实大家无需时刻都这样做,但这样多做几回就会发现:心情更好了、路更宽了、朋友更多了、关系更融洽了,世界也更美好了……
一、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无论是曹操“暴怒斩华佗”还是成吉思汗 “盛怒杀爱鹰”,大家都不难看出:人的情绪往往容易被莫名的小事激怒而失控,失控的情绪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而对失去理智的人而言冲动在所难免。冲动的后果往往是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无论事后多么真诚地道歉、多么努力的补救,都无法弥补已造成的伤害,这些伤痕会如影随形,犹如破碎之镜,即使勉强接合也难平裂痕。
人际关系的好坏常取决于情绪的表达是否恰当,而情绪失控造成的伤害会对大家的人际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失控者把情绪毫无保留地宣泄在他人的身上时,和谐的关系无形中就会支离破碎,倘若其常在他人面前任由情绪决堤,乱发脾气、毫不控制,久而久之他人就会视其为难处之人,甚至不再与其往来。《道德经》有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亦如武侠小说中武学至高境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强者是思维控制其情绪,弱者是情绪控制其思维。情绪管理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事情的成败、关乎事业的高度、关乎幸福的程度,所以大家一定要妥善地处理好情绪,通过做好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二、认识情绪、情绪分类、情绪的影响和情绪管理
学术界至今对情绪依然没形成一致的定义,综合各家定义简单来说即:一个人对不同情况、境遇和情境把其心中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的状态就是所谓的情绪。情绪无时无处不在,人人皆有。中国习惯地沿用《礼记》将情绪分为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而近代西方学术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即喜、怒、哀、惧。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无论如何分类都只是一种状态,但受情绪影响引发的行为有好坏之分,因此大家常依据行为结果将情绪划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无论是积极和消极情绪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古代中医学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同样表明:“情绪不好时人体内MKT细胞的活性就会下降,从而自身免疫系统受影响进而无法抵御病毒形成疾病。”上述说法都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大家也听说过“笑一笑十年少”的说法,还有现代医学上关于一个好心人陪同身体不适的朋友一起去体检的案例:“糊涂医生错发癌症诊断书,结果癌症患者戒掉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人生从而战胜病魔病痛痊愈;而健康的好心人因为误以为自身患病后自暴自弃,受抑郁、悲伤、厌世等消极情绪影响不久即与世长辞。”积极的情绪会使大家身心愉悦健康长寿,以饱满的热情和心态来应对生活,带给自身和身边的人美好的生活。
许多人认为情绪对个人和社会无关紧要,情绪活动只是内外部条件所引起的感情变化,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暂时性的精神状态,可任其发展无需理会。但人是感情动物,其思维和处事均受着感情的牵引。如果不能在工作生活中及时发现消极情绪,并对其进行疏导、调节与控制,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损害或不可挽回的恶果。诚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周瑜因诸葛亮被活活气死、马加爵因忍受不了他人讥讽残忍杀害四名同窗好友……所以当人在遇到悲喜灾祸等突发境况时,如果能及时进行调节、控制和疏导自身的情绪,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而这些调节活动就是情绪管理。
三、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关于情绪,个人认为需从下面三个维度进行管理。
第一个维度:自我的情绪认知。要管理情绪必须得认识情绪,若世人皆能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无需进行情绪管理。但大家皆为凡人,很难做到如此平和洒脱,所以还得客观认识自我的情绪。当因生活中的事情受到刺激,内心产生情绪时,大家必须能迅速发现自我情绪,且按照本文前面所述的情绪类别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类,并按照下面第二个维度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情绪管理。因此大家在自己工作生活中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时刻反馈并分析一下自己当下的情绪。
第二个维度:正确管理情绪。情绪起落犹如潮涨潮落,大部分人认为情绪的回落一定需要巨大的毅力与意志。其实不然,有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和很简单的几个行为,有时甚至无需采取任何行动即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众多情绪管理常识方面,笔者比较喜欢已故国学大师曾仕强在情绪管理方面提出的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管理方法。
首先,大家谈谈治标的方法:即注意力转移、适度宣泄、自我安慰和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转移到其它事物或去从事其他活动的方法,诸如通过散步、下棋、读书、看报等活动寻找新的快乐。适度宣泄:采取不影响和伤害他人与自我的方式宣泄情绪,如跑步、打球、大喊等宣泄方式。自我安慰:在这点上建议大家向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学习,充分发挥阿Q精神安慰自己,追求精神胜利,这种方法在遭遇巨大的挫折和心理伤害时可避免心理崩溃。自我暗示:积极暗示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大家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等。
其次,大家再谈谈治本的方法。当大家处于情绪低潮时,许多方法的确可以让心情变好,但正如借酒消愁愁更愁一样,治标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困扰着大家的问题和消极情绪还会时不时卷土重来,因此情绪管理需要采取治本的办法。治本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沉着思考适当采取理性情绪疗法。即有消极情绪的时候是先通过思考去掉非理性的(非理性信念的特点是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透顶、不合理的信念,随后再审视全局建立正确的信念。因此,大家应当静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明白所处的状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增加情绪反应的选择性。简而言之就是遇事三思、客观认知、延后处置。把脾气拿出来是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是本事。不能控制情绪的人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耍脾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小孩身上那是天真烂漫,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就显得可悲、可笑。因此,不管处于何种消极情绪中,先暂停、中断目前的情绪,跳出来,让自己先沉着一下,然后再审慎三思,理智地去面对当前的状况。
2、改变思维角度,调整心态。心态决定心情,心态良好的人其情绪也相对稳定。大家的情绪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大家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正如鲁迅评价《红楼梦》:“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尽情展现笑容;你不能试图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未来和改变过去,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换个角度去思考和换个方向去观察事物,你会发现原来无比沉重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原来为这点小事而伤神、伤身是多么的不值得。
第三个维度:标本兼治之道,善用挫折提升自我的情商。大家做情绪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进而获得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生活,但光做到标本兼治还不够,大家还要继续前进,为提升个人情商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情商的定义中涵盖了一个人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能力,但这还不是情商定义的全部,情商还涵盖着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法国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强者,会将其他一切强者视同自己的兄弟,欣赏他、钦佩他、向他学习,同时,真正的强者,会将世上一切弱者视同自己的孩子,同情他、关照他、尽力为他们服务。”复旦女神教师陈果是这样解读的:“真正的贵族、强者身上,是没有嫉妒这种情绪的。嫉妒其实是一种变相赞美,嫉妒其实是一种变相自卑,真正的强者身上是没有嫉妒这种东西的,真正的强者身也没有势利这种情绪的,因为他把一切强者视同兄弟,把一切弱者视同自己的孩子。”
大家在第三个维度上是要塑造锻炼更高的情商,培养良好心态学习情商智慧;在大家遭遇挫折时要勇敢面对并战胜挫折,大家的情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升华大家的人格,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希翼大家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情绪管理,通过挫折锻炼提升自我情商,让每个与大家相处的人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欢畅和愉悦。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帮助他人,努力让大家都能把看不顺的人看顺,把看不起的人看起,把不想做的事做好,把想不通的事想通,把快骂出的话收回,把咽不下气的咽下,把想放纵的心收住。其实大家无需时刻都这样做,但这样多做几回就会发现:心情更好了、路更宽了、朋友更多了、关系更融洽了,世界也更美好了……